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中國石油數據中心(克拉瑪依)成為能源領域唯一入選的綠色數據中心,標志著中國石油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進入新階段。
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BECCS,將生物質能與碳捕集封存技術相結合,對生物質燃燒或轉化過程中產生的 CO2進行捕集和封存,實現負碳排放,是支撐電力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今天,與大家分享華能碳中和研究所有關報告的部分內容。01實現碳中和需要負碳技術負碳技術是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關鍵。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不可避免的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通過經濟結構轉型、能效提升、發展非化石能...
日“吞”垃圾600噸,日發電量21萬度。投入使用近1年的鄱陽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如何確保垃圾處理無害化?日前,筆者走進位于游城鄉的鄱陽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探究竟。
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5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與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在該集團江蘇泰州電廠打下第一根樁基。該項目作為國家發改委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重大科技示范項目和國家能源集團2021年度十大科技攻關項目,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煤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工程。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轉型成效顯著、能源系統效率大幅提高、創新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普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等目標。據了解,《規劃》主要闡明中國能源發展方針、主要目標和任務舉措,是“十四五”時期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標準體系是指導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國建筑節能和低碳建設的標準化工作仍處于“進行時”,各地在構建適宜城鄉建設各領域、各層級的碳排放核算標準方面缺乏統一的指導依據。
今年2月,歷時近兩年籌劃的“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成為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我國第4個跨區域資源調配超級工程,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東數西算”也成為當仁不讓的兩會熱詞。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
從日常制冷采暖、炊事洗衣,到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建筑業是諸多行業中的能耗“大戶”,建材生產、建筑建造、建筑使用等全過程,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目標是降低中國年碳排放量的2%”,深度智控CEO李輝表示,節能減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時間很緊迫。而國家“雙碳”目標的戰略部署,使他和深度智控不經意間站在了風口上。
可以看到,圍繞“碳中和”的不同產業均在發展前期,若要完成“雙碳”目標,相當于將現今的能源產業結構和各類產業進行全方位的變革,這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日前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
日前,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海碳中心)獲批設立,擬注冊在三亞。從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的海碳中心籌建推進會上,記者了解到,目前海碳中心籌建團隊正在全力開展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今年下半年開業運營。
北京首個中深層地熱(井下換熱)試驗井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成功落地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樞紐項目,驗證了2745米深的地熱井熱泵系統為樞紐供暖的技術可行性,規?;瘧煤竺磕昕蓽p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萬噸。
據住建部出臺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顯示,該規范將于2022年4月1日起實施,屆時建筑將強制進行碳排放計算。
中國兩會,世界矚目。隨著3月11日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會的結束,2022年全國兩會正式落下帷幕。與往屆兩會一樣,政府工作報告字字珠璣,涉及國民經濟諸多領域,報告的定調代表政府工作重心和方向。其中,10余次提到能源電力領域,千余字涉及能源相關內容。
中國節能新聞,節能,能源高效利用,節能新聞,節約能源,節約用電,用能效率,能效管理,節能設備,節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