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生態環境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交出亮眼成績單。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尾礦庫環境監管分類分級技術規程(試行)》,用于指導各地精準劃分尾礦庫環境監管等級,強化尾礦庫分類分級環境監管。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同志就《技術規程》答記者問。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秩序綜合整治,從部署到開展已經一年了。四川省綿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江油市、北川縣、安州區“三個重點區域”,以及石灰巖、頁巖、膨潤土“三個主要礦種”,開展了礦業權、生態環境、安全生產、涉礦稅收、以及民用爆炸物品和交通違法“五項專項整治”,查處了一批無證開采、超范圍開采、涉礦環境污染、安全生產不達標、涉稅違法、交通違法等問題,全市涉礦領域管理秩序逐步規范,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當前,氣候變暖已成為需要全球各界共同面對的議題,由此造成的天氣異常、生物生態鏈破壞等已多次登上新聞,并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解決氣候變暖刻不容緩。在這一背景下,全球多國競相做出“碳中和”承諾,中國也向“30?60目標”邁進...當前,氣候變暖已成為需要全球各界共同面對的議題,由此造成的天氣異常、生物生態鏈破壞等已多次登上新聞,并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解決氣候變暖刻不容緩。在這一背景下,全球多國競相做出“碳中和”承諾,中國也向“30?60目標”邁進,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節能增效、降低碳排放的壓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10月14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論壇在昆明舉辦。論壇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期間舉辦的“生態文明論壇”主題分論壇之一。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云南省副省長王顯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論壇并致辭。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把綠色低碳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強大合力
9月16日至17日,國際質量盛會——中國質量(杭州)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部分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部門負責人、外國駐華使節、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工商界高管,通過線下和線上的方式,齊聚“人間天堂”,一起推動打造全球質量合作共同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是愿景,更是一種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在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的同時,以“減碳”為抓手加快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增減之間,綠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推動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和不懈追求。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刻改變著中國,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6月,舟山群島最東端的東極島碧海藍天,島翠林綠,民宿新居錯落有致,游客絡繹不絕。
6月25日10時,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安吉,三峽集團歷時5年余建設的浙江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正式發電,為華東電網再添巨型“充電寶”清潔能源“調節器”,以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慶祝建黨100周年。這是三峽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的重要實踐成果,彰顯了三峽集團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責任擔當。
天空蔚藍,白云繾綣,綠水東流,是人們對美好家園的愿景。2021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積極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發布央企和國內首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積極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全力消納清潔能源,深入推進電能替代,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實施全面環境管理,促進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奏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章。
2021年4月8日,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資環領域及能耗雙控系統工作會議,傳達2021年全國發展改革環資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分析能耗雙控工作形勢及數據中心能耗保障要求,并對下一階段碳達峰碳中和、能耗雙控等有關重點工作進行部署。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吳道聞主持會議并講話。
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引起代表委員熱議。能源行業如何加快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邁進?實現這一目標面臨著哪些挑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又稱兩山理論、兩山論),是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任職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時,于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調研時提出的理論。